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大新闻是,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,当然,这是炒冷饭,早都被爆炒好几轮了,不过今天还要提一下,alphago为啥这么厉害,其实有一个很关键的结构,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价值评估的体系,判断哪一步棋价值最大。
我们都说围棋很难,但说简单也简单,把每步棋都走在价值最大的点上就可以了,当然,难也就难在这里,你怎么形成价值最大的判断。
回到企业管理,以及自我管理,我们知道,决策对个人,企业前进方向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,正确的决策,错误的决策,和平庸的决策,分界线在哪里?说白了,其实也就是价值评估。
作为企业管理,你在这个步骤,应该做什么,要基于现有的资源和能力,去选择价值最大的方向和事情;作为个人,你应该怎么做事,也要选择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去努力。这个道理,其实很容易理解。
以上,全都是废话,就如同下围棋,我们知道价值最大化可以赢,问题是如何判断价值最大化,即便alphago,你确定它能做到最优么?很难,相当的难。
但是幸好,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大多数企业,大多数个人,如果用围棋的水平来对比,可能在形成决策时候的价值判断都是菜鸟级,业余级别,包括我自己在内,反省一下自己的历史,关键决策的价值判断槽点无数,问题多多,谁能够稍微比别人做好一点,可能都会让自己的企业,或者个人的身价,上升一个台阶。
今天,就以我的粗浅理解,抛砖引玉,说几个提升价值判断的要点。
第一,全局观
下棋不要把头压得太低,满眼看的都是局部,有时候抬头看看,全局可能有更大更有价值的选点。
最近跟员工做交流,我强调一个观点,每个人,做决策的时候,都要往上一个台阶来看自己做的事情,经理要用老板眼光看事情,员工要用经理眼光看事情,然后你的做事方法,决策的依据,可能就会不同。
我举几个例子
技术经理,站在自己角度,可能一直想的是我架构如何优化,我系统如何完美,我技术如何提升,我说你站上一个台阶看看,你站我角度看看,我们对比一下,腾讯,百度,阿里,做个数据分析决策系统,稍微对业务提升一点点百分比,那是多么巨大的收益,这时候公司整一个数据分析团队来完善业务系统,做深度挖掘,怎么投入都不过分;我们这小公司,一年营收多少啊,用户规模和并发才多大啊,你给我整这个你自己算算,你觉得你工作价值能有多大。你从我角度想象,我们现在急需什么,快速的业务拓展,快速的试错和领域发展,做起规模,再谈优化,如果有成熟的第三方工具能解决需求,你能替我找到,并快速帮我搭建起来,这就是极大的价值,比你扣那几个细节价值大的多。我们连业务模式对不对还不知道呢我们扣那些优化有意义么。
一个以业务为导向的小公司技术的价值,要不你把你工作成果产品化,我以后专门基于你的软件提供产品或服务,实现边际效益,比如某些做发行业务的公司把自己的投放管理工具产品化,这也是有成功案例的;要不你有快速完成需求的能力,不管用什么第三方的都可以。如果两者都做不到,这事投入的价值确实有限。
策划和产品经理,站在自己角度,恨不得所有流行的,热门的元素和用户需求都笼进来,产品设计图,功能结构图,竭尽所能的庞杂和宏大,似乎不这样不足以体现他的逻辑严谨和规划复杂系统的能力。
我说你站我角度想想,公司的研发成本和试错成本,我们的核心用户诉求是什么,能不能快速满足核心诉求快速上线试错,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这个产品并在发展中迭代前进。你不能让产品把握时间窗口,不能在有限资源内完成,你的设计价值怎么体现?
俞军老师说过,好的产品经理要会做减法。 资源和人才永远是紧缺的,会用最少开销做出好产品才是牛逼的体现,要不创业公司跟大公司还打个毛,比比账面就可以洗洗睡了。
第二,积累的意义
我们做一件事情,做一个尝试,哪怕是做一些错误的尝试,都是有价值的,价值在于你能够积累下什么。
下围棋有试应手,有弃子,你说弃子是不是没价值的棋子?你看最后都被人提了,其实不是,这枚棋子虽然是放弃了,但是它的价值在其他地方是有体现的。
我们做事情是不是有积累就很重要。
比如一个程序员,很努力,很勤奋,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写程序,写的很辛苦,那么这里有没有代码复用,如果有,能不能在复用的时候整理出一个简单的结构,做一个函数出来,对象出来,然后减少耦合,提升复用性,慢慢的代码架构能力就提升了。
重复性的事情结构化,最后甚至产品化,个人价值就得到了极大的体现。
做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也是,我们很多时候,一股脑把升级方案做出来,然后上线后发现效果不错,这事就结束了,但其实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,这些升级方案的每个细节,对效果提升的意义和价值各有多少,需要有一个总结和评估,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积累过程,但我发现,很多人觉得结果好就ok了,这样你就算做了正确的事情,也没有得到最大的价值。
回到决策中来,在决策中,我认为,交学费,犯错误,在所难免,没什么不好意思的,但如果不认真总结,不细心归纳,这学费就算白交了。
如果有效总结,有效归纳,对问题有清晰完整的认识,在后续的决策中,这些错误和教训还是会体现出价值来。
第三,时机的把握
还是用围棋来说,下围棋,开局的时候,一般认为,如果棋走的位置比较低,多半不好;现代围棋尤其讲究拼速度,抢大场。而到终局的时候,就成了另一种风格,锱铢必较,李昌镐会教你哪步棋会有半目乃至四分之一目的便宜。(有人可能要问,怎么会有半目的棋,比如说,你走了一步棋,先手一目,但因为走了这步棋,有一半的几率可能会收到另一个后手一目。这就是所谓半目的便宜)。
对比与企业和市场,就是蓝海和红海的区别,你在市场早期,占大场,抢先机是最重要的,但是到了市场后期,就要精算成本,投入,细化每个细节,去追求一点点的优化和改善。
这里也有我以前提过的案例,有个厦门的公司,在微信公众平台起来的时候做基于微信接口的技术产品,是最早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之一,然后快速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利润,但是当他们的代理商都开始自研,融资和大规模扩展时,他还保留着小富则安的心态,所以眼看着市场份额大逆转,他们停留在一个可以赚点小钱的境界,已经完全无法和当年跟他们混的那个代理商相提并论了。 这就类似于下围棋,别人已经疯狂抢大场了,自己还在二路爬,并对自己的实地很满意。
但是如果到了红海时期,大家都已经到了拼细节的时候,你还天马行空,各种大开大合,也玩不下去的。现在再来一个公司烧钱铺街推广搞团购试试,你告诉我机会在哪里。
第四,居安思危的意识
很多企业的决策者,以及管理者,在业务不错,产品表现不错的时候,往往会有惯性思维,觉得我们这样就很好。而市场转变的时候,还沾沾自喜,无动于衷,直到突然逆转,措手不及,再想去改,再想去调整,去掉头,可能都已经来不及了。
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大局判断的能力,也是对市场走势判断的能力。
明天要拜访一个创业者,他们公司做的非常成功,流水很高,利润也很惊人的高,是真金白银的利润,不是那种报表做出来的,而且员工也不多,我其实很钦佩他们,但人家的创始人,很年轻的小伙就说了,这个市场红利期快过去了,他们的公司有盈利的手段,但没有产品的积累,非常焦虑,所以请我去参谋参谋。
你说我有良方么,目前还没有,但我还是要说,人家有这个意识,已经超越了很多同行。
一个企业,在业绩增长的时候,很多问题很容易被掩盖,如果你认为问题不存在了,那么在业绩停止增长甚至下滑的时候,这些问题就会加倍冒出来收拾你,所以,趁着业绩增长,去分析和解决问题,也许成本并不高,因为大家在兴奋的状态下,对各种调整的适应能力也会强一些,一旦业绩下滑再去调整,这个,难度就不是一点半点了。
围棋界的一些高手,经常会下一手自补的棋,看似很缓,但因为扎实,后续发力会更加没有顾虑,特别是alphago更是精于此道,让善于翻盘的李世石无从下手。
居安思危,无棋自补,也是一种非常需要判断力的事情,风险评估,也是一种价值的判断。
先想到这些吧。
每个管理者,乃至每个个人,做决策的时候,多做一下价值评估,尽量在资源范围内,选择最大价值的事情,最大价值的做事方法,无论对企业发展,还是对个人发展,都是很有助益的。
当然,也存在一些倒挂的情况,必须说明,这个世界并不理想。
比如某些巨头企业里,对技术的考核是工作复杂度,工作难度,而很多其实可以快速简单完成的工作就被人为复杂化了,这是我前文,万恶的kpi里,特别提出的案例,因为我自己就遇到过,而且很无奈。
个人为了提升自己职场价值,而伤害了企业真正的价值决策,这是很多kpi制定的问题。如果希望个人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致,首先,需要有靠谱的管理者和相关的管理思维。这点必须再次提醒一下,否则某些人可能会骂我误导了。
我猜很多人读完本文都在想,要不要学围棋呢,或者有些学过围棋的朋友会想,哎呀,好久没下围棋了,要不要重温一下呢。
这里插播一条广告,手机下载弈客围棋,无论你是新手,好久不练的老手,还是独孤求败的高手,这里都能找到合适你的内容,以及找到合适的对手。
这里既有面向零基础的入门视频教程,也有很多职业一线棋手经常在线搏杀,更有数不清的古今名局棋谱和详尽的分析随时可以查阅学习,当然还有很多围棋界的八卦和围棋美女私拍我会乱说?
弈客围棋据我所知,目前为止并无盈利,微博的收入完全不能覆盖其技术和运营支出,是一群爱好围棋的高帅富依照兴趣发起并维护的产品,基于此,我也没好意思收广告费,当然我不介意这些高帅富来给我点赞赏。